文化教育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父母之心育人,提高学生体验,贯彻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共开设6个专业,分别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空中乘务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应用英语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早期教育专业(师范),设置3个系部。
目前在职教师共93人,专业课教师中,研究生学历以上占比71.4%,讲师以上职称占比46.9%,下企业锻炼人数占比91.8%。近三年发表论文87篇,参与项目41项,参编教材5部;3名老师在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文科)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
共有实训室34间。其中企业捐建实训室10间,分别是:形体室2间、形象设计室、中式茶艺室、空乘综合服务实训舱、模拟机场;跨境电商孵化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感统实训室。学校建设实训室(24间):电钢琴教室4间、舞蹈实训室4间、声乐教室4间、美术画室1间、小琴房2大间(20小间)、合唱指挥实训室1间、视唱练耳实训室4间、幼儿环创实训室、幼儿活动实训室、幼儿保育实训室、幼儿美术基础技能实训室。
重视产教融合,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共管共建、协同共育的的合作机制,校企专业共建覆盖率达80%。与70多家优质企业合作,合作形式多样,包括校园孵化、专业共建、名企培养等。目前有名企班1个,校园孵化基地1个,共建实训室10间。校企双方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建实训室、编写教材,实现了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实现了高薪、高起点、高质量就业。
学前教育与北京朝花幼儿园、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新密梦德利尔幼儿园等优质园所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安排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应用英语与河南四头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跨境电商孵化班”,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实训室,培优学生,教学实习一体化。
空乘高铁与湖北惟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空乘和高铁专业,从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实训室、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编写《民航英语》教材,已被列入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
学院以“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最爱用、最实用、最顶用”的毕业生为己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精细化管理,以实习助推就业。
(1)顶层设计。岗位实习精细化管理,做好了实习顶层设计,校内教学与实习教学有效衔接。
(2)制度健全。不断完善岗位实习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建立了实习基地遴选标准、自主实习标准、校企互动反馈机制、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实习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等。
(3)利用实习信息平台做好质量监控,借助平台在线实时跟踪学生实习状态,给予指导、评定成绩,提高教学效果,保障实习质量。
(4)校内、外“教”“管”结合,校企协同共管共育。辅导员与指导老师密切配合,实习管理指导小组与企业之间互动与反馈,全员、全方位、全程教育,发挥了实习教学作用,做好了学生的专业指导、思想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心理疏导、纪律管理、安全跟踪等工作。
(5)顶岗实习与人才培养形成了良性互动闭合循环,反哺于校内教学。开展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优化课程设置,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6)就业:目前2020届、2021届、2022届学生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就业对口率达到了50%以上。
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办学理念,选拔种子选手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促进了师生职业能力提升。6个专业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写作大赛、“中国教育电视台·外研社杯”职场英语挑战赛(河南省赛)演讲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河南省高等职业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声乐表演)”等10余个赛项。近三年学生获得个人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22项,其中国家三等奖3项,省级特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学生获得省级团体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