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不可挡,“造”就未来
智能制造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踏实、探索、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重素养、强实践、融理论、促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服务河南,面向全国智能制造技术和产业体系,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6个专业,着力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院专职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占比47%,副教授4名,中高级职称占比89%,是一支讲师、工程师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和来自企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本专业教师中有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骨干教师”,郑州市地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标兵,郑州市优秀教师,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等。
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机电教师团队在2022年集团精彩课堂大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人,三等奖2人。近五年专任教师共发表中文核心论文6篇;主持省市级课题10多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编著教材4本;建设有校级精品课4门、云教材2本。
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与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理想汽车、中国人保、郑州上汽、兔师傅、宏安航空、昆山立讯、苏州富纳等20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将与长城汽车、理想汽车、宏安航空、苏州富纳等公司建立订单班。以工学交替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学院逐步将机电实训中心和汽车实训中心发展成为集“教学、生产、培训”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以“校企共建”为建设模式,形成“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的运行机制,实现校企环境融合,校企文化融合;同时基地对外提供焊接培训、数控加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服务。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
数控车床实训
通过分析岗位工作内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设置了“岗课证赛”四维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模式,强调合作式学习,提倡自我挑战,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学院各专业就业形式及就业岗位灵活,学生主要从事机械装备、自动化生产线维修调试、汽车制造与销售、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就业领域广、质量高;创业成本低、利润高。工作过程中学生能吃苦耐劳,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连续几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8.5%以上。多种创业模式如快修店、汽车美容店、汽车配件公司、汽车轮胎专修等,方便快捷、客户资源稳定、效益高。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比赛,近年来技能竞赛成绩逐步提升,获得省市级比赛奖项20多项。
2018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项目城镇智能化公交收费系统获新密市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9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郑州地方高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获得团体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 1项。
2020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郑州地方高校职业技能竞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获得团体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 1项。
2021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郑州地方高校职业技能大赛数控加工中心项目获三等奖。
2021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得机械类团体二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3项。
2022年5月,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得机械类团体一等奖1项,轻量化团体二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2023年8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机械类团体二等奖1项,3D打印二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