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方向)

一、培养目标

3D打印技术是基于材料堆积成型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是“工业4.0”时代的核心技术,也是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技术。广泛应用在工业产品的原型制作、汽车、航空航天、模具、建筑、医疗、艺术等行业。

本专业面向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操作员等职业类别,培养具备较强的模具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专业软件应用、3D打印设备操作等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冲压模、塑料模及其产品的设计、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装配、模具维修、3D打印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主干课程

计算机绘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3D测量与逆向工程技术、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3D打印成型工艺与技术、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UG(CAD/CAM)、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三、就业岗位

模具设计;模具生产制造;模具治具检具的装配、调试、运行与维护;生产组织管理、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操作员等。

四、校内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室有焊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普通车床实训室、数控车床实训室、金属工艺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机械设计基础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训室等。


3D打印实训室

3D打印实训室

3D打印办公用品

3D打印办公用品

2.校外实训基地

为了适应我国机械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趋势,满足模具制造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急切需求,本专业在郑州钻石精密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富钰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河南乾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新乡大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郑州博瑞卡特工具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五、人才培养成效

1、名企就业

本专业就业形式及就业岗位灵活,毕业生工作稳定、待遇丰厚,就业质量高,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

3D打印技术专业学生樊华现就职于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3D打印技术专业学生樊华现就职于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3D打印技术专业学生丁腾凯现就职于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技术专业学生丁腾凯现就职于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在大学生征兵工作方面,我院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学生报名热情高,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专业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继续为期2年的专业知识学习。

 

3D打印技术专业学生张攀宇应征入伍

3D打印技术专业学生张攀宇应征入伍

2、学生获奖

2022年5月,3D打印技术专业学生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高教杯”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获得轻量化设计团体二等奖。

河南省第十四届“高教杯”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六、专业特色

1.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3平台+3模块”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宗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科学地打破学科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的理念,合理把握高职学生的人才规格,认真开展工作任务分析,加大技术实践训练活动的课时比例,找准就业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构建了“3平台+3模块”的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

2.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同参与,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在人才培养内容上融“课、岗、证”为一体,在人才培养途径上融“任务锻炼、技能训练、顶岗历练”为一体。将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的相关标准及3D打印生产企业所执行的企业标准融入课堂教学,重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取证相对接的教学组织形式。

3.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教学模式

3D打印技术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进而确定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OBE教学模式。OBE教学模式强调合作式学习,提倡自我挑战,通过团队合作、协同学习等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4.毕业双证书,学生就业前景好

模具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专业与郑州钻石精密有限公司、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富钰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兴趣小组、技能大赛等平台,毕业时获得“双证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业前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