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推动完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跨越式发展,质量管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政府部门主导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坚持多主体“以外促内、齐抓共管”,特别是实行了“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促进了由外部“以评促建”逐步转向高校自我质量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各类外部的审核、评估、认证和内部的质量保障,其质量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标准”的质量监督与反馈控制,在守住“质量底线”和确保“有质量”方面确实卓有成效。然而,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不再是简单的规模上的量变,更要求实现从“有质量”到“高质量”的质变。“高质量”即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达标性”质量管理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种发展需求。

高等教育普及化如何从量变到质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转身?大学质量文化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告别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简单化理解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高质量”理解为“提高质量标准”,也不能依赖政府部门划定一个“高标准”。因为“高质量”是水涨船高的相对标准,而政府所发布的标准通常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究竟该如何全面理解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认清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党和政府在对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社会发展趋势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对社会发展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深刻认识。任何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都要与其他各领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

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需要以创新为动力推动系统重塑和结构重构,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强化治理等是其发展的基本特征;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新的质量观,以往的“底线质量”和“合格质量”难以满足新需求;高质量发展还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需要从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路径依赖式发展模式,转向以系统转型与重构、结构性优化等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亟待发展路径“变轨超车”式的改革创新。

2理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质及核心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质就是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衡量的标准就是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更需要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引领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人才。

要实现这一质的飞跃,不可能依靠对传统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点滴改良,而必须进行系统而彻底的变革。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重在更新教育理念、变革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核心在于高等教育体系的创新。

3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本问题进行战略谋划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聚焦人才培养,重点是关注发展中所要产生的“质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各个领域的发展上,也体现在教育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需要高校思考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其次,要把握教育教学及评价改革的新挑战。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人才培养、办学绩效已成为衡量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但当前的人才培养评价较多关注的是培养层次和学术规格,对质量的理解存在着简单化、同质化的倾向,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往往被“就业”所取代。另外,办学绩效评价更多还是关注资源的投入和数量的增加,国家提出的是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重大问题还没有受到真正重视。我们必须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问题出发,进行战略谋划,明确指标,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拿出切实的方案,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

4把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的着力点

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围绕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创新,在工作中紧紧抓住两个着力点。一是以“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急先锋,发挥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二是聚焦专业、课程、教材、技术、教师等人才培养基本单元。

二、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面对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追求卓越的新要求,高校亟待加强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联动,以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促进质量保障制度建设,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上。为此,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转型升级成为当务之急。

1正视质量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纠正认识上的误区

当前,各类高校普遍基于ISO9000标准的思想来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明确标准体系、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效果评价及反馈改进,来达到预设的质量目标。然而,这样的质量保障体系在高质量发展面前暴露出了一定的“基因缺陷”。如,质量保障制度“约束有余,激发不足;规范有余,生发不足;程序有余,实效不足;改变有余,定力不足”。

质量保障是制度层面的,它是一种底线思维、达标质量的产物。要实现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更需要强调价值层面,即高校质量文化的培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体系,应该有利于激发内生动力。文化是防止制度僵化的润滑剂,质量保障体系的转型升级需要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联动。

2正确处理质量保障、管理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质量保障与质量提升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基于问责制能保证质量,但难以提升质量。教育教学过程是非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其质量是由教师、学生、环境等众多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很难由预先确定的统一标准和静态框架来控制。

当前,高校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反思:一是在教学中能否真正实现对过程质量的控制?二是对质量过程的控制是否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质量管理是自上而下的,更注重结构、标准和流程,目标主要是追求效率;质量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组织共同的追求、愿景和承诺。质量管理和质量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质量管理本身就含有文化的元素。质量工作就是促进质量管理和质量文化不断迭代、进化和提升。

3“内外联动”推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向质量文化转型

以往,我国高校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外部评估推动的。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首次将“质量文化”列为审核要素,强调“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以下简称“五自”)的质量文化建设。

鉴于大学对外部管理有着“路径依赖”,各类高校应在与外部评估良好对接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色和发展能力。过于频繁的外部评估和过于刚性的外部行政管理,有可能对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以及大学自主发展造成伤害,难以持续促进大学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当前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着手优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建设有本校特色的质量文化,并内化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三、大力推进“五自”质量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质量文化是持续提升大学教育质量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世界范围内看,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从强调外部质量保障走向内部质量保障,从强调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强调学生发展,由此形成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质量保障理念,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从外部控制转向内部质量文化建设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也经历了从外部评估监督到内部质量保障,再转向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

“新时代高教40条”和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不仅吹响了“加强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进军号,还在评估中审核高校“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意在“以评促建”,把大学质量文化建设落到实处。然而,当前一些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思路模糊、路径依赖、行动乏力等问题,迫切需要厘清认识。

1正确理解和全面认识大学质量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般认为,质量文化是以大学持续改进和提升质量为目标的组织文化,包括自上而下的共同价值观、信念、期望和承诺等文化心理要素,以及自下而上的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明确流程协调个体努力等结构性管理性要素。这两个要素需要通过“沟通、讨论、参与”形成一个整体,集成共同的追求、愿景和承诺。同时,质量文化也是一个多元概念,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认识。

简言之,质量文化是将文化元素、结构维度和能力结合成一个整体框架,支持利益相关者的发展愿景、共同价值观和信念。沟通、参与以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互动的结合,对质量文化的成功建设至关重要。

2学习借鉴欧洲“大学质量文化项目”的有益经验

欧洲大学协会(EUA)2002—2006年推行“大学质量文化项目”,旨在培育大学内部质量文化的需求意识,以质量文化促进大学改善内部质量管理和提高质量水平。

项目包含8个部分,概括起来有三方面要素:一是过程性要素,如战略、组织、结构、内部评价和反馈闭环;二是组织和领导的要素,如质量保障的组织;三是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这三方面要素叠加,在学校层面把学校战略目标和个体的利益、外部的利益,通过组织结构、内部评价和反馈以及领导的作用,形成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的协调一致。

3积极探索我国“五自”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新路径

中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大学的做法,因为质量文化根植于大学自身的独特文化。同时,也不能简单移植企业质量文化,因为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学术性和创造性是其重要特征,大学所有的质量都需要用创造性来衡量,这与企业主要依靠规制形成质量文化有很大差异。大力推进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或异军突起,而是源自我国高等教育界对质量保障制度文化转型升级的执着追求。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质量文化,主管部门已经明确提出两条行动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和“五自”。要使行动准则有效落地,实现以下三个转变至关重要:一是从规制型向创新型转变。改进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在制度设计中留有创造空间,充分激发主体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二是从服从性向认同性转变。高质量要求追求卓越和争创一流,需要组织成员“不待扬鞭自奋蹄”,但前提是质量目标、价值信念要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并成为共同的追求、愿景和承诺。只有基于这种认同性文化,组织成员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从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五自”质量文化建设更加重视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参与、合作、沟通与赋权,既要发挥文化无形的韧性约束,又要促使组织成员形成自发、自主、自觉的行动。为此,应将质量保障的重心下移,压实组织成员的主体责任,并通过结构性管理协调个体努力,围绕持续提高质量形成自下而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

4充分发挥专业社团组织推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作用

2021年,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发布了《中国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指南》,倡导四大理念:

第一,质量文化是一种以持续提高质量为目标的组织文化,只有成熟稳定的质量文化才是持续提升大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第二,大学质量文化根植于自身的独特文化,建立以校为本的质量观和质量文化是每个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大学质量文化是一种行为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是一种发展理念、精神文化和团队意识。

第四,大学质量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质量工程,从经验走向管理、从评估走向保障、从制度走向文化要经历不断沿革和迭代发展的过程。

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需要“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并最终落到内部、沉到底部,内化为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层面,国内不少高校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已进行了有益探索,现实中也不乏质量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为指导和帮助高校进一步完善,并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还将有计划地选树“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校”,从“选”和“树”两个方面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李亚东,系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副理事长;黄文祥,系常熟理工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处处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