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实践|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学子暑期奔赴社会大课堂(2)
7月的嵩县张槐岭村,一排排农家房屋的旧墙面上,一幅幅展现乡村新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7月18日至20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匠心社会实践团”的师生们冒着酷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们专业技能与青春热忱的印记。

专业为笔 在乡土实践中淬炼真本领
在张槐岭村的墙绘现场,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面对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的墙面,测量专业的同学精准测绘墙面数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精心设计图案比例与色彩搭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队员则科学调配颜料配比,确保画作经久耐用。
“墙面测绘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实践团成员赵晖敏边记录数据边说,“我们必须精确测量每面墙的尺寸和倾斜度,才能保证设计图案完美呈现。这是课堂上学到的测绘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

“这次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检验。”王世龙书记表示,“学生们把建筑工程测量、设计绘图、色彩构成、材料应用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能力,在真实项目中提升了专业综合素养。”
在内容设计上,团队深入调研当地特色,将张槐岭村的青山碧水、特色产业和乡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画面。一幅幅作品既呈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意境,也展示了新时代农村的发展活力。
艺术赋能 墙面“说话”传递振兴力量

实践团的设计没有停留在美化层面,而是将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文明建设元素巧妙融入墙绘创作,实现“艺术+宣传”的双重效果。
一面主墙上,层叠的山峦下,一片片规整的农田与特色经济作物相映成趣,远处的新居错落有致,屋脊线在阳光下形成优美的韵律。“这些房屋的透视关系和比例尺度,正是我们建筑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团队成员一边调色一边介绍,“用专业视角展现乡村规划之美,让村民直观感受美好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

学生们的专业表现获得了村民的高度认可,看到村里焕然一新的画面由衷赞叹:“这些娃娃们有真本事!画得好看,还能讲出门道。”质朴的肯定让学生们倍感自豪,也体会到专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深刻联系。
实践团学子们发挥测量、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优势,为张槐岭村打造了一张“会说话”的文化名片。此次“匠心社会实践团”的墙绘活动,是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