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景区——城院学生在银基动物王国练就实战真本领
金秋时节,郑州城市职业学院2024级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180余名学子,分批次在银基动物王国开展两周跟岗实训。这场沉浸式综合性教学实践让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直接投身现代文旅产业的最前沿 ,标志着学校在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文旅人才上迈出创新步伐。

实训场域与内容
突破局限,对接产业趋势
本次实训突破传统教学场域,将基地拓展至集多元业态于一体的现代文旅综合体 —— 银基动物王国。学子深入景区接待、商品售卖、安保安检、环境卫士四大核心岗位,在真实场景锤炼技能。

正在岗位上的旅游管理 2 班张馨心:这次实训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旅游业的第一线。在景区接待岗位,我们不仅需要实践《旅游职业礼仪》,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开展微笑服务,更要运用《旅游心理学》洞察游客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这是校园课堂无法提供的宝贵经验。
结合文旅产业向沉浸式、体验式转型的趋势,实训内容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学子运用《导游业务》开展讲解引导,以《旅游政策与法规》处理咨询投诉,还提前接触下学期《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的实战场景。

“在商品销售岗位,我不仅学会了收银,更开始观察哪些文创产品最受欢迎、游客的购买动机是什么。这让我对下学期要学的《旅游市场营销》充满了期待,我知道我将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 24级酒店管理2班王冰同学在日志中写道。这种 “实践 - 认知 - 求索” 的循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实训管理与考核
精细过程,健全评价体系
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主动思考、每日总结,专业教师们结合岗位需求、课程知识等设计了精细化的过程管理方案,其核心便是《实训日志》的每日撰写。翻开学生们图文并茂的日志,成长的轨迹清晰可见:
24 级旅游管理 3 班 卢晨彤Day 1:今天上班第一天,我用满分微笑向每一位游客打招呼,也得到了他们的回应。我深深地为从事景区接待员感到开心,也对我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直观的理解。
24 级酒店管理 2 班 韩宁宁Day 8:当游客购买了老虎尾巴,我会同时向游客推荐老虎发箍。当小朋友开心地戴上发箍和尾巴离开时,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洞察游客需求、应用服务语言的重要性。
这些日志不仅是工作记录,更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验证、反思、内化的真实写照,是他们职业能力成长的 “晴雨表”。
同时,构建 “三方参与、多维考核” 评价体系,从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人事共评的平时表现、企业带岗主管评定的岗位实操,到校内教师评阅的实训报告,全方位检验学子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确保评价客观公正、贴合行业标准。实训结束后,校企还将联合举办总结表彰大会,嘉奖优秀学子,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实训安全保障与融合成效
筑牢防线,深化产教融合
安全是实训重中之重。学校与银基共建 “工作 - 生活” 一体化安全保障网络:实训中,企业为学子配备 “带岗师傅” 指导规范操作,校内教师每日巡岗联动解难题;生活上,银基提供完善住宿餐饮,辅导员定期走访关注学子心理与适应情况。此外,双方制定详尽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与流程,保障实训顺利推进。

教师指导
坚实的安全保障与细致的校企协同,也让学生在实训中得以充分发挥潜力、展现专业素养。
银基动物王国招聘经理李冰涛:在本轮实训中,城市学院的学生们展现了突出的综合素质,他们不仅能快速适应岗位、熟练开展工作、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更在短短一个月内获得了百余次游客表扬,充分展现出踏实肯干、富有活力的风采。
学生的亮眼表现,正是此次校企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成果。双方共同制定方案、指派导师、实施管理考核,实现 “共同规划、共同组织、共同管理、共同评价”的深度融合,既确保实训对接行业需求,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从客流管理到动线疏导,从执行服务流程到应对突发状况,这场实训让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学子们提前 “预演” 职业角色,不仅收获了大量来自银基动物王国人事部和游客们的好评,还为后续课程打下实践基础,更让他们深刻领悟 “游客至上” 的服务内核,提升了综合应对能力。
未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将继续立足市场需求,拓展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