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北京利尔:他们如何与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实现共育人才&高质量就业?
在当今时代,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加速,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从雇主的角度出发,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升级变化,使培养的学生更能契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实践创新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秉承“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的使命,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开展“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建设改革,积极探索学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紧密度”、与行业发展需要的“适配度”的路径,努力为学生搭建通往理想职业的桥梁。为此,我校连续3年开展了“访企拓岗问需大调研”“用人单位需求大调研”活动,真正摸清了行业、产业一线所需,清单式推进了调研工作,落实诊断与改进,持续改进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近段时间,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了42支专业调研队伍开展了内外联动的双向检视。对内是将专业发展历程、基础资源、建设成效、招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内部自我检视扫描;同时,走访了包括海康威视、北京利尔等在内的多家头部知名企业,探寻企业对我校开展“以雇主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建议。
海康威视
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双向赋能
双向奔赴,理念契合,开启合作之旅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教育理念与企业的用人需求高度契合。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用人企业非常看重的一点。”海康威视人力资源部经理姜方晨认为,学校坚持“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当时我能明显感受到,学校的领导和专业负责人是带着对职业教育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爱,来到我们企业调研的。”回忆起第一次与学校考察团接触时的情景,姜方晨仍感觉记忆犹新。他说,听完我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教育有了深刻理解,更让他感受到了一所学校真正为企业考虑的真诚、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良苦用心。

企业需求与学校育才的双向奔赴,在这一刻有了具象化呈现。海康威视作为全球领先的视频监控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而海康威视选择与城院开展校企合作正是基于对这一教育理念的共同认同。
共育人才,项目驱动,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精准把握雇主的期望,并为学生提供与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教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深知坚持“以雇主为导向”的重要性,因此根据海康威视的实际发展需求,双方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项目,包括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将行业最新技术、市场需求融入日常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行业最真实的岗位就业环境,例如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中增加了《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融入了热成像基础知识及功能的知识等内容,都是基于企业行业所需增设的。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的OBE教学改革非常有效,结合BOPPPS、项目化的教学方法。真正从结果出发,反向设计教学环节,用实际项目的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姜方晨对我校的实践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但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他们很快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姜方晨说:“真正的校企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不仅需要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企业同样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
高质量就业,人才输出,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通过与海康威视的合作,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已有20余名同学在海康威视工作。在这些学生中,已有6人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姜方晨对这些学生的评价非常高:“从郑州城市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不仅专业技能扎实,而且综合素质高。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对待。这些学生的表现让我们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认可。”

企业所需就是培养方向,从课程、实训项目、竞赛项目到专业发展方向,通过与海康威视的调研走访,真正摸清了人才需求的画像,为下一步学校专业改革“把脉问诊”,提供了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北京利尔
实训实践校企协同实现高质量就业
优势专业,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
北京利尔作为国内领先的高温材料制造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着严格的要求。北京利尔日照分公司总经理郭钰龙表示:“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它只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这一观点与学校材料工程学院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技术专业、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我们愿与学校一道,为耐火材料及相关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郭钰龙提到的耐火材料专业,是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近年来重点建设的优势特色专业,这是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耐火材料专业的学校。

叶国田教授与城院耐材专业毕业生参加北京利尔年会答谢宴
该专业学科带头人、我校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叶国田与郭钰龙算是老朋友了,这份熟识和相知,不仅是因为教育理念与企业用人理念的契合,更是因为对于人才培养价值观的高度一致。叶国田曾提到:“学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接触到行业的真实需求,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
定制培养,定制课程与实践教学 培养复合型人才
“通过这样的雇主扫描,真正弄懂了企业所需,从一线中去改革专业、课程建设,这种改革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为企业输送了真正所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郭钰龙对学校的雇主导向的专业改革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前期调查雇主扫描的成果,材料工程学院与北京利尔在课程、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我校耐火材料专业学生实训
根据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了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程内容,例如根据机械装备的动态发展,增设了《耐火材料机械装备》课程,根据耐火材料的检验分析方法的改革,增设的《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课程,根据企业生产一线遇到的问题,调整了耐火材料性能及检测的实训项目,使其更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等等变革,都是结合企业所需进行的调整。
共创发展,人才输送,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中国耐材行业协会秘书长柴俊兰莅临郑州城市职业学院考察指导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非常扎实,让我印象很深刻。尤其是他们在实践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也为我们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郭钰龙高度评价学校的毕业生。

近年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与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拓宽就业渠道等领域开展了诸多务实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通过与北京利尔的合作,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北京利尔工作,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郭钰龙说:“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们在工作中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这些更证明了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成功。”
北京利尔与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合作也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郭钰龙表示:“与学校合作,我们能够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合适的人才。这不仅降低了我们的人力成本,还提高了我们的人才招聘效率。同时,学校的学生也为我们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多家优质耐火材料企业到我校提前校招
雇主的高度评价、企业联合招聘的“拼抢”,无不展现“以雇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专业建设改革正在积极发挥着正向影响。郑州城市职业学院的“雇主扫描、学生中心”的专业建设改革行动仍在推进,42支队伍将继续深入调研,捋清雇主所需,真正用于专业建设改革中去,为今后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将继续深入开展“雇主导向、学生中心”专业建设改革专项工作,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思路和方法,充分分析专业发展现状与核心雇主需求的差距,从学生通识能力、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师资培养、实验实训等多角度、全方位找出导致差距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根本问题,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